最新公告:

现在时间: ================================================================================ ================================================================================
进入报名通道
Enter

联系我们

学会秘书处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102号

邮编:030006

电话:0351-2202048/2202554

Email:csrp@foxmail.com

网址:http://www.csrp.org.cn

 

期刊编辑部

电话:0351-2203446

 

微信二维码

通知公告

永远的导师,不尽的思念

创建时间:2022-01-26 11:51

1994年,经过潘院士推荐,我到奥地利Serbersdorf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为访问学者工作半年,进修放射生态学。在进修期间,记得潘院士曾到维也纳IAEA总部开会,我和使馆的负责同志一起去机场接潘院士,接上车之后,正说着话,潘院士便睡着了,他太劳累了,从北京到维也纳,十几个小时的航程,第二天还要照常开会,倒时差都来不及。在开会期间,潘院士关心我在奥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具体指导我的研究工作,最终我在奥期间,完成了一项科研项目,利用该中心的中子活化反应堆测量植物沉积的微量土壤量,并推导其中的核素活度。该项成果在回国不久便发表在奥地利的学术刊物上。回顾起来,我在奥期间工作方向的确定、对方研究条件的大力支持,都与潘院士的协调和帮助分不开。

 

——中辐院 李建国

 

 

跟潘院士作废物最小化方面的论文和科研课题多年,深受他的教诲。论文准备过程中,潘先生就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无私帮助。先生对论文进度定期检查,定时汇报,有问题及时讨论并指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开始时一直按时参加,后来由于个人工作岗位变动和单位安排,相当长一时间在核电站现场从事技术服务工作,不能全部参加定期的汇报活动。但是一直在现场就有关的专题进行素材收集,实验研究和方法探索,只要一见到先生,他总是要关切地询问工作情况和论文进展情况,并热情地答疑解惑。后来论文初稿出来后,先生三次面改,从论文定位题目,各级目录标题,逻辑层次,到具体文字内容仔细审阅,一些地方逐字改动。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对于一些具体数字的敏感,说这里可能有问题,经仔细核对确实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通过论文多次讨论修改过程,对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严谨的学风和求实精神,甘为人梯无私帮助别人精神有深深的体会。这一精神也对我有很大感召和影响,使我在后来的工作遇到类似问题,总会不自主地回忆起这段时间,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照着先生的标准看齐。

 

 

先生2017年在废物管理和退役分会成立大会时作报告

 

——中辐院 崔安熙

 

运输安全是潘院士一直关心的一个领域,在我早期在工作中,主要在筹建放射性物质运输容器实验装置,想在容器方向开题,潘院士却高屋建瓴,从在大局出发选定放射性物质运输风险评价作为研究方向,以解决风险评价模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基础数据缺乏等问题。论文准备过程中虽然付出了更多辛苦,但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时至今日,逐渐明白潘院士给我选题的意义,题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运输风险评价涉及到整个运输链条,既可作为入门的起点,也可统揽全局,对于加深运输的关键技术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张驰之间,全看付出和造化。以至我现在给刚工作的新职工分配任务时,也是从运输安全评价开始。

 

 

——中辐院 李国强

 

博士论文选择核电厂辐射源项有关课题,潘老师一直要求将论文研究范围与平时参与的科研项目区分开,以体现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划清二者的边界。在论文预答辩阶段,潘老师两次没有同意,要求继续修改,直到最后一年潘老师才同意参加最后答辩。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后悔没有把课题做深入。毕业后,我负责集团个人剂量中心的工作,与潘老师在工作中的交流也不断增多。随着国内后处理事业的发展,超铀核素的辐射防护问题越来越突出,潘院士亲自组织多个讨论会,组织国内相关单位编写超铀核素辐射防护方面的书籍,并不断在集团内呼吁要重视超铀核素的辐射安全问题,筹措科研经费。潘院士这种“做成事”的态度,是我们后辈们应该学习的。

 

——中辐院 曹勤剑

 

我从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从事辐射防护相关工作,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阅读过很多潘院士的专著,总体感觉这些专著内容体系严谨,深入浅出,而且很有可实操性,因此非常喜欢潘院士的专著,也希望能够近距离接受潘院士的指导。后来有几次随院里项目组参加个人剂量报告评审,成果鉴定等活动,有幸接触到作为评审专家的潘院士。潘院士的点评总是很接地气,谦虚严谨,而又坚持原则,在点评中给予指导,使项目组很受启发,我个人也感觉每次接触都有视野的开阔、方法的改进和思维方式的改善,深深收益。2019年我考入原子能院博士研究生,师从潘院士,当时潘老师已经80多岁了。我可能是他招收的最后一届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潘老师的身体状态已不大好,我没有好好珍惜机会,只跟老师交谈过一次。近日听闻噩耗,心情极其沉重,深切缅怀潘院士。

 

——中辐院 赵原

 

除了在学习阶段给予无私的指导帮助,在后来的工作潘老师也时时关心大家,不断督促大家紧跟学术动态把握前沿,努力为国内辐射防护方方面面的发展多做贡献。他自己以身作则,奋斗在工作的一线。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大家前行。潘老师,您太累了,好好休息一下,您的事业我们会继续努力干下去!